發布日期:2020-03-20新聞所屬:admin 瀏覽量:4004
導讀
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制作的新污染指數和隨附報告顯示,人類在使用化石燃料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微粒形成的空氣污染不僅影響人的健康,還使全球人類平均預期壽命下降了1.8年!
雖然下降1.8年的結果看起來數字不大,但事實上是,對人類預期壽命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大家熟知的結核病、HIV等傳染病,更是超過了吸煙甚至戰爭等有害行為,一手香煙煙霧導致全球平均預期壽命降低約1.6年。
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將微粒污染描述為“全球人類健康面臨的*大威脅”,嚴峻程度不言而喻。*重要也是*可怕的是,和結核病、HIV等問題比起來,空氣污染問題影響范圍更大,可以說于大多數人息息相關。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基于空氣質量指數(AQI)的基礎上開發了AQLI,其中“L”代表生命(life),來量化了人類長期暴露于顆粒污染與預期壽命之間的因果關系。然后將這些研究的結果與超局部化的全球顆粒物測量相結合,從而對世界各地空氣污染的真實成本得以全面的分析,將空氣有害物濃度轉化為對人類來說*重要的指標:預期壽命。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起酒精和毒品可使得人類預期壽命縮短11個月、不安全的水和衛生設施使得人類預期壽命縮短7個月、HIV縮短4個月、沖突和恐怖主義縮短22天,空氣顆粒物污染對預期壽命的影響甚至比吸煙更甚,是酒精和毒品的兩倍,艾滋病毒的五倍,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結果。
要知道,和大多數威脅比起來,空氣顆粒物污染是一個廣泛的問題——全球有近75%的人口,生活在顆粒物污染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指南的地區,也就是說有50億人正處在有害環境中。其中,世界污染*重的國家之一印度,又因為它龐大的人口,占到了微粒污染造成壽命損失年數的大頭。
平均而言,如果印度的空氣情況調整到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那么印度人的壽命將延長4.3,這足以將印度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從69歲擴大到73歲。而即便是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地區,如果污染得以恢復,那些生活在污染*嚴重地區的人預期壽命則有望增加一年。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人們可以戒煙、可以戒酒、可以遠離毒品并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免受疾病侵害,但很難單獨做出完備的應對措施來保護自己免受空氣的侵害。這一研究有望給全球許多國家發出警告,并敦促當地盡快改善污染問題。